尚澳海外置业优势
报名看房
24h接送机
专车看房
在线咨询
联邦一声令下,原定于2026年元旦才露面的“5%首付购房担保计划”(Home Guarantee Scheme)被提前到2025年10月1日全面开放。对于被高房价挡在门外的首次置业者,这条政策看似“天降杠杆”——至低只需掏5%首付,政府出面替银行承担15%风险缺口,省掉动辄数万澳元的贷款保险(LMI)。但高杠杆的另一面是高压还款、高竞价风险。机会窗口怎么抢?隐患如何防?本文给你一份“政策说明书+实战清单”。
一、政策本质:政府不是替你付首付,而是为你“背书”
运作逻辑:Housing Australia向贷款银行提供至高15%担保(家庭户型18%),购房者自筹≥5%即可获批95%贷款
非股权、非现金:政府不注资、不分红,仅在你违约且银行拍卖后仍亏损时,按担保比例赔付银行;你欠银行的95%贷款一分不少
对比传统:首付<20%须买LMI,悉尼100万房产保费约4.2万澳元;新政直接省掉这笔支出,等于把保险钱变成首付
二、2025年10月版“新政红利”
首付门槛:5%即可上车
收入限制:全面取消——百万年薪也能申请,只要符合“首次置业”定义
价格上限大幅抬升
悉尼:150万澳元
墨尔本:95万澳元
布里斯班:100万澳元
其余城市/偏远地区同步上调,官网 postcode 查询器已上线
名额:2025财年共35,000个担保位,先到先得,用完即关
三、硬杠申请条件(必须全满足)
① 身份:18岁以上澳洲公民或PR;过去10年内无任何住宅持有记录
② 用途:必须自住,交房后12个月内不得出租或转做投资房
③ 价格:合同价≤当地上限
④ 首付:≥5%且<20%(低于5%不可申请,高于20%无需申请)
⑤ 贷款:本息全额还款,只还息、分期付款、建筑贷均不符合
四、红利背后:三把“风险达摩克利斯之剑”
需求集中释放——短炒推价
首付门槛骤降,相当于把“存款曲线”左移6-12个月,热门区可能出现抢房、抬价、无条件offer混战
杠杆率高达95%——利率+房价双杀
现金利率若再升0.5%,月供将比80% LVR贷款多约12%
若房价下跌10%,即刻陷入“负资产”陷阱,再融资或换房皆受阻
市场供求错配——远水难解近渴
政府虽承诺未来四年新建10万套“首置专属”住房,但开发周期平均3-4年,短期库存仍紧
五、实操攻略:把“机会”变“成交”的四步法
Step1 冷静算账——先给自己做“压力测试”
假设利率再升1%,月供+保险+物业费是否仍≤税后收入30%?若答案否定,下调预算或继续攒首付
Step2 提前锁定——9月底前完成预批(Pre-Approval)
找贷款经纪人一次性比价3-4家银行,锁定优惠利率与现金返还
预批有效期通常90天,足够覆盖10月政策开门后的抢房高峰
Step3 扩大选盘——把“新房”纳入购物清单
首置专属社区(First Home Buyer Precinct)价格通常低于同区二手,且带7年建筑保险,适合怕维修的“买房小白”
Step4 专业陪跑——律师+贷款师+验房师三件套
高杠杆下任何小错都会被放大:合同条款、建筑瑕疵、估价不足都可能让银行拒贷,专业团队1-2万澳元的花费,远低首付违约或LMI补交的代价
六、常见疑问一次答
Q1 首付可以全部是赠与/奖金吗?
→ 可以,但需提供赠与人资金来源声明,且资金需在账户内存满3个月
Q2 建筑期贷款(Progress Payment)能用担保吗?
→ 不行,政策只适用于“已建成或即将交割”的现房/楼花结算
Q3 拿到PR后能把房子出租吗?
→ 必须自住满12个月,之后可换租或出售,但若提前出租可能被要求补缴LMI
5%首付不是“免费午餐”,而是把“入场费”换成“月供压力”的高杠杆游戏。能省4万保险、能提前一年上车,也能让你瞬间暴露在利率与房价的双向波动中。把它当作跳板而非捷径——先算清现金流、锁定预批、扩大选盘、让专业团队陪跑,才能把政策红利真正装进自己口袋,而不是变成未来十年的财务紧箍咒。